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

眾相自在 唯心所至----菩提樹




臺北市立弘道國中環境教育----植物解說
中名:菩提樹
科名:桑科
學名:Ficus religiosa Linn.
其他中名: 印度菩提樹、菩提榕、思維樹、畢缽羅樹、神聖之樹、覺樹、佛樹、金剛子、
菩提子、天竺菩提樹、道樹、道場樹

認識小技巧:
菩提樹又稱畢缽羅樹、菩提榕,桑科榕屬,原產於
印度也是印度的國樹,在中國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島
都有。菩提樹另外還有的別名:神聖之樹、思維樹、
天竺菩提樹、印度菩提樹、佛樹、覺樹、道樹、道
場樹。

菩提樹的種小名 religiosa 乃為「神聖的」「宗教
的」之意,為紀念釋迦牟尼於此樹下悟道而命名的,
傳說在印度被稱為「聖樹」。也是佛教三大聖樹之一
另外兩個是:無憂樹、沙羅雙樹。

不管是在印度或是中國或台灣及東南亞等地區,許
多佛教的寺廟常常會栽種菩提樹,就是為了紀念「釋
迦牟尼佛」在「菩提樹」下成佛,而對「菩提樹」
產生「聖樹」之心,並藉此表達對於「釋迦牟尼佛」
至高無上之崇敬與思慕之情,在台灣普遍栽植為庭
園樹、行道樹、綠蔭樹,生長快速,樹冠寬闊,為
良好之綠蔭樹種。

另外,相傳菩提子佛珠具有護佑功能,然而菩提樹
是桑科榕屬的植物,屬於隱花果,果實本身柔軟,
種子細小,不可能用來做佛珠。因此推測在中國最
早用作佛珠材料的「菩提子」應是無患子樹的種子,
在中國、台灣等地區相傳無患子的種子,串成佛珠
具有避邪、保佑的功能。


植物常見特徵解說:
跟其他桑科榕屬植物一樣,但菩提樹的葉子,葉心
型先端尾長,光滑,革質,葉脈明顯堅硬,摸起來
油亮油亮的,葉子略厚,具長葉柄。

桑科榕屬其他重要的特徵有:
1.落葉性喬木。具白色乳汁,具有氣根。
2.葉為單葉,具有托葉,托葉掉落後會留下托葉痕。
3.花單性,雌雄同株或異株;花很小,長在肉質花
托內;因為外觀看不到他們開花,所以一般被稱之
為無花果,花序為隱頭花序。
4.榕樹類的果實一般被稱之為隱花果(花序上的花
皆著生在由花托膨大包圍而成的空腔內,只有一開
孔,孔道上有苞片覆蓋)。

菩提樹據說在原產地及印度地區為常綠喬木,但在
台灣常在夏天落葉,隨即長新芽,樹高可達20公尺
以上,全株平滑,樹幹粗壯,樹幹灰白色,挺直,
具有多數分枝,樹冠成波狀圓形,非常優雅。
菩提樹為單葉,互生,心型,先端銳尖後形成一長
尾狀,全緣,革質,光滑無毛,葉柄長,新葉紅褐
色,托葉小。
菩提樹為隱頭花序腋生,成對著生,成熟時稍帶黃
褐色再轉變為暗褐色;雌花、雄花及蟲癭花同在一
花托內;雄花少數,僅生長於花序的開口處,無柄,
被片3枚,雄蕊僅有1枚,花絲短。蟲癭花和雌花
很類似,但子房具粗而長的柄,花柱短,雌花有花
被片5枚。

隱花果(無花果)無梗,腋生,雙生,扁球形,成熟
後表面會呈現許多暗紫色的斑點。


其他:
講道菩提樹,最被人們傳頌的故事,除了相傳釋迦
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故事外,就是達摩祖師
一葦渡江,五祖弘忍祖師傳衣缽給六祖慧能的故事
了。

那我們也來聽聽Google大神裡的故事怎麼說:
據說慧能在二十四歲時到達黃梅,拜見五祖弘忍大
師。弘忍問:來為何事?慧能說:“唯求法作佛”。
弘忍隨口一問:“獦獠(嶺南的蠻子)也想求法作佛
嗎?”不料,慧能馬上回答:“人即有南北,佛性
卻無南北。獦獠身與和尚身不同,佛性有何差別?”
好一個“佛性有何差別!”這一問,當然令五祖刮
目相看,把他派到柴房去踏磨舂米。他在那裡安心
勞動了八個月。

一天,五祖集合門人,要大家作一首偈,目的是考
察一下各人的見地,為日後做準備。大家都仰望首
座神秀,名望皆在眾人之上,盼他寫首偈來。但神
秀沒有自信,不寫又不行,於是,他將偈寫在廊下
的壁上。偈云:
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。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
塵埃。」

  慧能聽到別人念了這首偈,認為他還沒有明心
見性。當下也作了一首,請人代他寫在壁上:
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。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
塵埃?」

  弘忍見了慧能的偈子,便在夜間喚他進房,為
他說法,付法傳衣。當天晚上,五祖就送慧能去九
江驛,囑他速回嶺南。慧能走了,就是後來鼎鼎大
名的六祖。

故事說完,很戲劇性、很傳奇的一個故事,不知道
大家能有所頓悟嗎?雖然他們是屬於宗教禪宗裡的
故事,但二者的偈語頗富文學,深深值得細細品味
咀嚼,體驗人生的境界。

神秀作偈: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;時時勤拂
拭,莫使惹塵埃。」
慧能作偈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;本來無一
物,何處惹塵埃?」

同學們,當您走過菩提樹下的時候,是否也會想起
神秀和慧能大師的偈語呢?在學校天聲樓前的庭園
裡,您也可以找到菩提樹喔。


主辦單位:弘道國中  總務處
撰文者:弘道國中    陳煥森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